“坐着高铁看湖南”①|高铁站“夫妻档”见证出行变化
2020-10-13 12:43:25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法制周报 | 编辑:张斌 | 作者:李林俊 | 点击量:15235 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■编者按

    2009年12月26日,武广高铁开通,湖南省跨入高铁时代。超过300公里的时速,1986公里的高铁里程,通达湖南多个市州,跑出了生活的便捷和美好。为了全力守护这一条条联通全国的高铁大动脉,铁路公安所承载的职责和使命显得格外重大而神圣。今年国庆,《法制周报》记者随长沙铁路公安处的几位乘警“坐着高铁看湖南”,一路见证了他们维护高铁运营秩序和乘客安全的日常工作,切实体会到他们给群众、给社会带来的满满安全感。


    高铁站“夫妻档”见证出行变化


    法制周报·新湖南见习记者 李林俊


徐剑鸣正解答旅客疑问。

钟莲花给进站旅客做安检。


    从哐当哐当的绿皮火车到飞驰而过的高铁,徐剑鸣见证了邵东站这二十年来的诸多变化。他说:“高铁时代的到来,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,提升了人们的安全意识,交通秩序得到了明显改善。”


    保障安全是我的职责


    46岁的徐剑鸣,是长沙铁路公安处邵东站派出所的教导员,今年已是他从警的第23个年头,数不清在岗位上度过了多少个团圆的节日。

    邵东火车站是邵东境内唯一的火车站,高铁和普速列车都有停靠,日均开行列车达60多趟,车次密,旅客多,再加之国庆中秋双节日的到来,出行人数是平常的几倍以上。要在疫情常态化下做好火车站的安保工作,保障旅客的有序出行,徐剑鸣变得更忙碌。

    10月1日上午7时,邵东火车站客流迎来一波小高峰,车站和派出所提前安排,所领导全部盯守一线,维持秩序。徐剑鸣负责进站口。他最担心的是大爷大妈提着各种重物还火急火燎赶车,所以总会主动上前提醒,上前帮忙。

    到了下午,列车密集停靠开行,出行旅客更多了,徐剑鸣也更忙了。他引导旅客,还得注意对讲机,其他同事都在群里汇报各自岗点的情况,他得及时安排协调。17时,对讲机里传来多趟列车晚点的消息,有一趟晚点68分钟,售票厅改签、候车室咨询的旅客不断增多,8趟晚点列车旅客和后续乘车旅客滞留在候车室。他拿着大喇叭穿梭在候车室和售票厅,不断喊话、提醒,安抚旅客情绪,提醒旅客看屏幕、跟着引导排队进站。

    10月1日,邵东火车站就累计发送旅客达7000余人次,徐剑鸣也整整工作了16个小时。

    10月4日上午,车站派出所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。

    “我好像下错站了,这里不是邵阳站啊?”说话的是来自娄底救助站的一位救助对象,本要去邵阳站的他却在邵东站就下了车。

    得知相关情况,徐剑鸣立马联系了邵东救助站,等他再次踏上开往邵阳的列车之后,徐剑鸣才放下心来。他觉得,将所有旅客都平安送上列车,不仅是自己的职责,也是自己最有成就感的时候。


    出行秩序不断好转


    工作23年来,徐剑鸣认为邵东站的变化不止是火车站的设施从旧到新,铁轨由少至多,更多的莫过于旅客对出行安全意识的提升,出行秩序不断好转。

    “每到节假日,出行人数最多的便是老人和小孩,而老人对高铁这种新交通工具的一些规定了解甚少。”徐剑鸣告诉记者,早几年前,有时一天就要处理数起因插队买票而打架扯皮的事。如今,电子车票的以及各种网络购票渠道的兴起,这种事几乎绝迹,购票也变得井然有序。

    负责进站安检工作的手检员钟莲花是徐剑鸣的妻子。“相比火车,高铁的安检更为严格,我见得最多的违禁物品即水果刀、剪刀、米酒等物品,这些东西,是绝对不能带上高铁的。”钟莲花说。

    对此,有一些老人感到不解,带水果刀只是方便在车上削果皮,而米酒也只是给外地的子女带的土特产而已。每遇到这种情况,钟莲花总会耐心地和他们讲解高铁的规章制度,让这些老人明白了什么东西能带,什么不能带。

    这些,在徐剑鸣看来,是自己的职责,也都是平凡无奇的小事,也正是这样,立足于平凡的岗位,完成自己的职责,才使得群众的出行变得更加安全,社会更加和谐。

责编:张斌

来源:法制周报

关于我们-商务合作-法律声明-联系我们
广告热线:0731-84802118 湖南法治报官网ICP备案号:湘ICP备19000193号-3 版权所有:湖南金鹰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《湖南法治报》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